蔡李佛拳发源于广东江门新会,是技术风格独特、体系完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著名南派拳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李佛拳广泛传播,在每个地方都发展出不同的地区特色。
蔡李佛拳的“蔡”“李”“佛”,分别代表这三家拳法。这是由于蔡李佛拳创始人陈享集蔡、李、佛三家掌法、腿技、拳术之长,独创了刚柔相济、攻防兼备的武术技法体系,并取其恩师蔡福、李友三的姓氏和另一恩师陈远护的拳术与佛门之渊源而命名。
高明蔡李佛拳在传统蔡李佛拳的基础上略有变化。高明蔡李佛拳基本内容包括拳术、棍术、桩法、手法等,每一项又包含多种不同的技法,其内涵非常丰富。门内弟子在学习拳术时,也一并学习一定的跌打医学知识,具有武医结合的特点。近年来,高明蔡李佛拳授徒教学遍布高明多个村落,在众多农村设立了“堂口”,并辐射到周边地区。
“高明蔡李佛拳的‘短桥’是什么?”原来“桥”的意思是“桥法”,是南拳的基本动作之一,一般指上肢动作。高明蔡李佛拳与佛山市其他蔡李佛拳的其中一个区别,就是桥法不同。高明蔡李佛拳的短桥,施展招式时更为贴身,练习时击打的木桩长度也更短。
在原始的蔡李佛拳里,用于练习、展示拳法用的木桩就有24种,后来更是发展到30多种。一个人能够熟悉掌握其中几个木桩的打法已经非常了不得。
秤桩,顾名思义和“秤”相似。过去旧的秤桩,木桩主体深入地面固定,一头一尾形如秤砣,练习者在尾部添加重量就像给秤砣的一端增加砝码一样。重量加得越重,练习者击打木桩最顶部一根木头时就要更用力,才能将其压下后迅速回弹。如今秤桩得到了进一步改良,不过其练习的模式并未改变,仍然是蔡李佛拳中常见的桩法之一。除此之外,蔡李佛拳还有沙包桩、棍桩等多种不同的桩法,让练习者身法更为敏捷,桥手更加坚实,擒、拿、掛、插、顶、撞等拳法更为熟练。
蔡李佛拳套路繁多,内容丰富,手法着重攻防配合,步法灵活而稳健,发劲刚中带柔,讲究发声与动作的配合,要求发声助威助势。动作舒展大方,拳路气势磅礴。在谭艺的指导下,谭贵恒展示了一套蔡李佛拳法。
“要想打好蔡李佛拳,腰、马步、桥手是关键。基本功要非常扎实,发力才能一致,才能跟得上节奏。”谭艺说,打木桩,练拳耍棍,都是打好基础以后才能接触到的。当年学习蔡李佛拳,光是打基础就花费了自己数年时间。
时间回到2000年。这一年,从小受村中尚武风气影响,自幼练习武术的谭艺,在偶然的机会下得到引荐,向一名蔡李佛拳的师傅拜师学武。说是拜师,但一开始拳师并未真正收谭艺为徒,只是让他跟着练习入门基础,也就是扯拳和扎马步。
蔡李佛拳的扎马步尤其苦。马步不仅要扎得稳,而且要边扎马步边走动起来。马步扎得差不多,师傅还要站在练习者的小腿上,用来检验马步是否稳当。小腿能站人而不倒,马步入门才算通过。同样的,扯拳也要重复无数次,才能够经受住考验。
日复一日地扎马步,扯拳,当时身材瘦小的谭艺咬紧牙关,吃下苦头挺了过来,才最终得到了师傅的认可,真正开始拜师学习蔡李佛拳。师傅还因材施教,给谭艺量身定制了更适合他身材的木桩。
二十多年来,谭艺一边精进蔡李佛拳的技艺,一边感悟蔡李佛拳的精神内涵,思考如何将蔡李佛拳传承和发扬好。如今多了非遗传承人这一层身份,给谭艺教拳带来了新思路。
近年来,谭艺和徒弟们都会到高明区内各所小学教授蔡李佛拳,让下一代了解、学习这一中华传统武术。“传统的练习方法比较枯燥和辛苦,不利于在小朋友群体里传播。”谭艺说,现在给下一代教授蔡李佛拳,都先教最普通的招式,让孩子们感受到学蔡李佛拳的乐趣以及学拳的进步,引导着他们逐步深入。对蔡李佛拳有更深兴趣的孩子们,可以通过兴趣班等方式再进行更深层次学习和练习。
除了练拳,蔡李佛武术馆还会教授舞狮等传统文化民俗,拓展下一代的视野。人最多时,一次兴趣班就有数十个学生报名,学生们对高明蔡李佛拳的兴趣相当浓厚。
“蔡李佛拳柔中带刚,刚中有柔,兼容并包,体现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与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谭艺说,自己会继续将高明蔡李佛拳的技艺与精神发扬光大,促进高明蔡李佛拳不断传扬发展。
以上是有跟dnf风流拳秘籍相关的内容,感谢大家一直的支持!
【小编推荐】DNF阿拉德探险记快速升级攻略
www.dnfdk.com感谢大家的支持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