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努力
欢迎光临-让快乐变得更快乐

北京建设(0925HK)转型成效显著盈利可期静待价值回归


对于各行各业来说,2022年都是充满变数的一年。经济环境疲软、线下场景受限,消费需求下滑,同时全球通货膨胀攀升等,一系列困难大大提升企业的经营难度,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多有承压。

根据财报,2022年全年,北京建设收入增至13.13亿港元,同比 84.74%;毛利增至4.67亿港元,同比增长4.5%;股东应占综合亏损减少约2.52亿港元至1.22亿港元,大幅收窄。

北京建设自2019年以来逐步实施两项业务转型,转入轻重结合的发展模式,即推动供应链业务发展,以及专业地产开发业务成熟项目实现退出获利,均取得良好进展。

2022年,由于供应链业务发展,北京建设来自贸易业务的收入达到7.48亿港元,同比增加301.44%;截至2022年末,其发展供应链业务的主要推手——线上平台累计注册用户已超过10万+,这一数据较去年同期增长5倍;实现线亿+。同时,北京建设顺利完成物流仓库两项资产和工业厂房四项资产的出售,并获得了可观收益。例如,其完成售出高端和现代化普通仓库北京通州区项目的90%权益,录得出售收益1.73亿港元。

另一个角度来看,于业界乃至整个市场而言,北京建设的成功转型也给许多要转型的企业提供出不错的价值样本,不妨具体探讨其背后的战略思维和发展潜力。

审慎评估了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后,北京建设决定进行业务转型。北京建设没有急于完全跳出原有业务,而是基于原有业务的成熟经验创新业务,从而转入重资产运营专业化、轻资产运营规模化的轻重结合的发展模式。

目前北京建设的运营团队拥有重资产运管、国际冻品贸易、线上冻品交易、供应链金融四大专业性业务能力。虽然规模不大,但聚集了冷链业务全覆盖的综合性运营经验,是行业内极少数以产业生态思维运营的管理团队,在市场运营端有独特的综合性竞争优势。

北京建设冷链相关业务可追溯到2010年,很早便开始着力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逐渐形成规模庞大、全面完善的生态业务体系。例如冷链仓储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北京建设规划及拥有仓储量已达128,000吨,运营中可出租仓储量达98,000吨,天津和青岛的冷库平均出租率均保持较高水平。

聚焦食品供应链业务,北京建设以冻品交易生态一体化的服务经验出发,向食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全国统一大市场,市场运作端一直在需求复合型一体化解决方案。中国食品供应链链条过长,上世纪80年代国家供销网络逐渐退出市场体系后,食品供应链百花齐放,万家争鸣,但也照成了行业内的经营混乱、结构复杂、链条过长、生态紊乱的情况。国家提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执行痛点主要集中在没有全国化的基础设施联网做支撑,产地、销地之间没有一体化的管理能力,产品标准化、物流监管、品牌赋能、数字赋能、金融赋能没有着力点,形成了行业内有巨大需求但又无法落实的尴尬境地。

在日用百货的供应链中多年来形成品牌渠道商(大型商超、京东、阿里)+品牌物流(普洛斯等)的商流、物流结合的商业生态;但在食品供应链特别是生鲜供应链里生态整合发展不畅。主要的原因是食品供应链安全牵动国家命脉,运营方及核心设施配套商的政治身份倍受到关注。特别是在经历了“俄乌”战争和“新冠疫情”的经历之后,各方主管机构对行业的参与方都采取了相对谨慎的态度。一方面旺盛的市场需求在倒逼行业管理整合、另一方面北京建设优势的综合性管理经验及大型国有企业的股东背景,让北京建设在全国性食品供应链综合服务领域拥有了一个独有的三到五年的黄金发展期。

根据勾股大数据、中物联冷链委,2021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已达4916亿元;2022年-2026年,这一市场规模将以17.5%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在2026年达9371亿元。其中,食品生鲜在冷链物流行业中占据绝大部分市场。

供给端来看,在过去一段时间,由于行业没有进行改革,供应链行业仍受高投入和低信息化等因素影响,发展比较缓慢,并无形成行业领军企业,存在较好的竞争格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基础之上,北京建设还在继续成长,期内也尽可能地推动自身进化与突破。这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预示着其未来有望实现长期盈利,真正走向高质量专项发展。

如同物流基础设施是商品流通发展的核心基础一样,冷链基础设施是食品供应链高水平发展的核心基础。2019年后国家大力鼓励冷链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发展,各地政府及国资平台投资建设了大量的冷链基础设施,几年来陆续交付,但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冷链基础设施无人运营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各地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的了解向北京建设冷链运营团队寻求帮助。另一方面各地方供销体系、各大金融机构、建筑型央企因业务拓展需要都在寻求与北京建设的横向联合,利用全国性的冷链基础设施开展相关业务。在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前,北京建设的冷链基础设施运营板块拥有一个极具竞争优势的市场进入窗口期,通过轻资产管理模式在三到五年内,形成全国统一的冷链基础设施管理网络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同时通过金融赋能,形成信用库管+动产质押的金融仓模式,可以极大的助力食品供应链行业流通结构的变革,为全国性统一大市场食品供应链部分奠定可操作的基础。

2018年北京建设启动了“冻品e港”在线年线万,平台实现海外订购一条龙服务、线上交易在线支付、冷链物流线上线下实操结合、供应链金融线上风控等核心功能的落地。期内,冻品e港持续优化V3.0商用版本、H5版本及APP版本,成功实现在线注册、交易、支付一体化,并完成了在线平台安全管理方案、产品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全媒体管道的运营管理,在行业内线上管理经验独树一帜。

未来北京建设将与行业内其他专项公司合作,深耕流通管理及市场交易大数据风控,如与紫光云合作供应链一体化数字管理;与汉王科技合作OCR金融仓库管识别;与中科院大数据所合作AI智能交易价格风控体系等流通管理及金融风控的专项功能,强化食品供应链行业内的数据服务能力和竞争优势。

北京建设通过冷链基础设施的综合性运营能力,结合信用库管+金融赋能+数字化管理,搭建食品供应链流通的基础配套服务。通过链接产地收储金融仓、贸易避险金融仓、销地前置金融仓的管理链条,向上游产地端、农批市场、港口贸易交易端、城市消费前置端做行业革新式的赋能。形成食品供应链从产地到销地的全生态的综合性服务,帮助相关生态圈的企业。如帮助农村合作社、供销社、农垦集团实现订单农业模式,提高产地收储能力,帮助食品供应链流通企业提高资金利用能力及市场风险对抗能力,帮助城市销地市场匹配前置仓,减少小B企业运营资金的占用,以及帮助地方政府实现应急性的食品保供功能。形成由大型央国企、地方政府及平台公司、金融机构组成的保障性生态,组合发挥各自的主营业务优势,服务食品供应链、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服务行业内众多的中小企业。

可以明确,北京建设前期多年的冷链业务积累在市场竞争中有较明显的优势。目前整个食品供应链行业整理升级需求明显,市场发展需求旺盛,利润空间较其他行业有较大的想象空间。一旦北京建设成功组织了全国的冷链基础设施的管理网络,短期内既服务了地方政府、供应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又为北控集团在远期发展成中国生鲜食材集成商,向现代化食品供应链短链模式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资本市场是一个讲究预期差的地方,未来实际发生情况和预判有差异就会产生预期差,蕴藏修复潜力,当下或许应当对其引起更多重视。随着北京建设后续继续证明战略转型成功,终将吸引市场目光,迎来价值回归。

以上便是经验心得相关内容,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记得收藏本页方便下次阅读。

推荐阅读:[干货]DNF100版本装备提升率计算器地址 装备提升强度计算器分享

推荐阅读:dnf助手编年等级经验问题_《DNF》2021编年等级对应经验是什么?

www.dnfdk.com感谢大家的支持和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大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违法违规的内容或本文侵犯了你的权益, 请联系管理员,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北京建设(0925HK)转型成效显著盈利可期静待价值回归